2018年10大房地產調控政策盤點
1、國家和地方將不再是唯一居住用地供應者
時間:1月15日
影響:多元化的土地供給也讓住房供給更加多元,百姓住房可選擇余地大大增加。放開集體建設用地,實際上是增加了居住用地,但不等于商品房市場的用地增加。居住用地不再被壟斷,那么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,表示未來不一定全由房地產開發商來拿地蓋房子。
2、海南商品住宅全域限購
時間:4月22日
影響: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,保護好海南的綠水青山,堅決不做房地產加工廠,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降低海南省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。
3、住建部、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知:防止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炒房投機
時間:5月14日
影響:公積金騙提現象早已存在,各地之前進行過專項治理。而被騙提的部分公積金,就被用于炒房。比如一些地方的排隊離婚,有的人離婚的目的就是貸款買房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炒房者用來炒房的錢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公積金。
4、住建部重申: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、力度不放松
時間:5月20日
影響:重申調控堅持不動搖不放松可以說貫穿始終,一是體現調控的堅決和力度,二是不斷有對放松調控的沖動。不斷適時強調也可以說對市場的問題起到關鍵作用。
5、深圳20年后再推房改計劃:保障房占60%
時間:6月5日
影響:對于人才住房、安居型商品房社保滿15年才可以上市交易而且必須是封閉流轉的條件,比起單純的15年限售嚴厲的多。這對肆意炒房的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。應該說,深圳一直走在時代變革前沿,這次對推進多渠道保障的進展還是很快的。有媒體稱,此舉為“房改”20年之后的重大調整。
6、西安樓市再出新政,防止以企業名義炒房
時間:6月24日
影響:雖然不只是西安和南京,但西安的行為有一定的代表性,且屬于第一個對單位限購的城市,提出這一政策的目的是防止以企業名義投機炒房。相信,西安只是個開始,更多的城市一定會相繼加入進來。
7、通州要與廊坊北三縣統一規劃管控
時間:7月23日
影響:如果我們能夠打開眼界,不再局限于過去沉迷于房價中的思維,那么對于自住購房者來說,環京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。環京一帶樓市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,如今這里跟北京的規劃也漸漸統一,但不能成為開發商炒作的理由,這里的市場將會更加正規化,將會更加注重品質的發展。
8、住建部明確全國棚改貨幣化不搞一刀切
時間:7月12日
影響:住建部明確提出棚改不搞一刀切,明確了市場的預期,可以從兩方面理解,既不會利用棚改貨幣化推高房價,也不會完全放棄棚改貨幣化,因城施策、因地制宜。
9、自然資源部:加快推進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工作
時間:12月6日
影響:加快推進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工作,將極大改善土地利用效率,對市場供給的增加起到推動作用。
10、住建部定調:支持合理自住需求,因城施策
時間:12月24日
影響:既要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基礎上做到因城施策,還要保障房價的穩定合理。既要防止房價上漲下跌風險,還要支持剛需自住需求。這也確立了2019年樓市的基本格局。